截至北京时间1月12日10点05分,比特币价格为34374.65美元,24小时内下滑6.58%。
近段时间以来,比特币“上蹿下跳”的行情里上冲,这些进场的机构与资金来自哪里?他们的进出如何?引发了投资界极大的兴趣。
尽管伴随着跌跌涨涨,比特币如今也算“身居高位“,其距离各大机构预测终值尚有一番距离。不过与此同时,也有警告称,此番推高后续是否为另一场“郁金香狂热”也未可知。
虽然比特币在记者发稿时的前24小时内下滑6.58%,但总体上冲的气焰甚猛。此前的1月8日,比特币日内一度飙至41478美元,再次刷新记录。但随后在1月11日里, 其下跌至33000美元,创自1月6日以来最低。
继去年上涨300%之后,比特币于上周内飙升近40%,并于上周末的两天内涨破40000万美元。但在价格高达41000美元之际,比特币随后高位跳水,于11日24小时内戏剧性下跌约20%。同期加密数字货币市场20.5万人爆仓,爆仓金额达140多亿。
图一、二分别为比特币价格1月11日内走势、及行情/图片来源: Coindesk
在此番动荡下,目前尚未有官方消息显示机构投资者的进一步行动。而大大小小机构如今已涉足比特币领域,形式多样,包括允许客户/用户使用比特币支付、直接购入比特币、参与灰度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及自行发行比特币投资产品等,融入程度不一。
相似情景回溯到2017年,比特币价格曾飙升至近20,000美元,随后在2018年跌至3,122美元历史低位。但不同于当时零售投资者的激情买入,比特币从去年12月至今的参与更多则是以投行、保险公司等大小机构为主,摩根大通、富达基金、square、高盛等均在队伍内。
根据Bitcoin Treasuries官网统计数据,目前共有23家投资机构持有比特币超过5000万美元,共计持仓888864枚比特币。
产品包括GBTC的灰度投资(Grayscale)可谓早期“耕币者”, 灰度基金公司目前共持仓56.1万枚比特币。除GBTC外,该公司还推出了以太币、瑞波币等加密货币的信托基金,以及包含主流币种的复合型加密货币信托基金(Grayscale Digital Large Cap Fund)。
机构们纷纷入场或增持GBTC。加密货币对冲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文件显示,截至2020 年年底,其持有GBTC中的38,888,888 股,占GBTC 总量高达6.1%,较2020 年6 月份增加近85%。而在2020年 6月,Three Arrows Capital持有GBTC 21,057,237 股,占据GBTC 总量的6.26%。
除了买入GBTC,不少机构还直接入手比特币,同时拓展与创新比特币项目。
商业分析公司微观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以70470 枚比特币位居榜首。此外,MicroStrategy于去年12月11日宣布完成6.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发行,同时计划将6.349亿美元的相应收益投资比特币。
2020年年底,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投资管理部门将MicroStrategy的持股比例提高到10%以上,如今摩根共持有MicroStrategy792,627股。除此之外,彭博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其他主要持有者包括First Trust Advisors、BlackRock Inc及Vanguard Group。
美国在线支付移动巨头公司Square(市值约1088.8亿美元)于去年10月7日以5000万美元买入约4709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量0.22%。该公司还另外成立独立团队Square Crypto负责比特币开源工作,同时推出加密货币开放专利联盟(COPA),开拓加密创新、与保护专利发明等项目。
2020年12月8日,Square宣布其2030年零排放计划,启动比特币清洁能源投资计划(Bitcoin Clean Energy Investment Initiative),并承诺投入1000万美元以支持比特币生态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采用。
基金管理公司天桥资本(SkyBridge Capital)目前已投入1.82亿美元于比特币,同时将于今年1月推出估价为3.1亿美元的比特币基金Skybridge bitcoin fund L.P.,预计自1月起向外部投资者开放。
其他投资公司同样“不甘示弱”。
美国麻省人寿保险公司Mass Mutual目前已买入100 million比特币;
英国资产管理公司Ruffer为其投资组合增加了7.47亿美元的比特币;
加拿大基金管理公司3iQ旗下比特币基金(QBTC.U)在去年10月在加拿大证券交易所交易量已超1亿美元,目前共持有16454枚比特币;
富达投资Fidelity也于近期宣布正筹措其比特币投资计划;
马斯克表示将考虑比特币作为薪酬;
高盛逐步从12月初对比特币抱持怀疑态度转而谈及比特币与黄金共存。
图为比特币参与机构/图表来源:Bitcoin Treasuries
截至北京时间1月11日18点,比特币价格为35597.44美元。
在是否存在机构投资者推高价格后抽身这一可能性上,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专业投资机构的参与并非看重投机价值,而是在深度考量以后,确实认可比特币的内在价值逻辑及未来发展前景。
“在比特币ETF尚未获得认可前,主流金融界的很多资金包括全球大型对冲基金、家族信托、机构投资者、家族办公室和退休账户基金都希望持有一定的数字资产以实现数字资产保管”,于佳宁解释,“在资金侧,机构正抛却传统的黄金,选择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作为一种对冲的避险资产,驱使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各自比特币基金的建设中。”
“另一方面,包括现在的灰度比特币信托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字资产市场有利无弊,并不存在抽身的可能性。灰度比特币信托的投资条款两个亮点是:首先灰度比特币信托不支持份额赎回,即投资者一旦认购的信托份额,份额无法兑回比特币。其次是灰度每年从比特币信托中收取2%的管理费作为其收入来源,管理费的收取方式从持仓的比特币数量中扣除,即“币本位”方式收取管理费。” 他补充道。
在于佳宁看来,比特币近期出现的近25%回调为情理之中。“比特币本轮在到达42000美元前已经相对居于高位,且一直处于单边上涨行情,没有出现大幅度回调并非正常状态。在当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未来单边上涨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后期波动性会明显提升。“
“比特币今年的上涨原因之一就是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他说,“目前拜登政府即将上台,“利空出尽就是利好”,美元短期有反弹可能,全球大宗商品资产都出现了大幅的回调,导致了数字资产市场也出现了承压,这都是海外主流投资机构采取的避险措施。”
虽然普遍观点认为散户是2017年比特币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助推力,但这似乎并不足以保障当下机构投资的主导一定会避免比特币“2017年命运“。
于佳宁认为,2017年的暴跌是一个资产在其发展周期中的可预见性调整,当然也是散户为主导市场“追涨杀跌”风格的体现。“目前虽然机构投资人的占比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全数字资产市场的整体市值目前仅有1万亿美元,较之传统金融市场体量太小,机构的资金获利盘的暂时了结都会对市场价格造成较大影响,因此目前在机构资金的影响下,数字资产价格的波动或许会比原先更为剧烈。"
“数字资产已经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比特币大概率摆脱不了周期性规律,有涨必有跌,有跌必有涨,因此任何投资者都应该将风险控制作为首要目标”,他说,“目前这个阶段,比特币并未到达2017年全民疯狂的地步,近些天的调整或许也只是发展中的阶段性回调。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本质是全球数字化周期的红利,其市值的重估将是一个长期性过程。”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零售客户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趣也正在激增。
贝宝控股公司(PayPal Holdings Inc.)早已允许客户在线购买,出售和持有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新加坡星展银行DBS也于去年11月对机构投资者推出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截至2021年初,EToro比特币持有者较一年前增加了61%,同期以太币持有人上涨了49%。
各大机构纷纷给了比特币看似“高不可及“的预测值。摩根溪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Apompliano预计比特币于2021年底将至10万美元,摩根大通的策略师最近为比特币给出了14.6万美元的高远长期价格目标,花旗则开出31.8万美元天价。
这很难不使人想起17世纪荷兰那一场“郁金香迷狂”。彼时郁金香一度在鲜花交易市场上引发异乎寻常的疯狂,郁金香球茎供不应求、价格飞涨。 迈克·达什(Mike Dash)在《郁金香热》(Tulipomania)里写道,在郁金香狂热期间,郁金香球最高价格高达5200荷兰盾,而同期伦勃朗(Rembrandt)杰作《守夜人》(the Night Watch)的价格则是1600荷兰盾,一点不夸张。
“受网络效应,比特币的使用与途径越来越多”,一位长期关注比特币的投资者告诉记者,“在认定法定货币将不可避免贬值的人看来,比特币因其固定数量而具有吸引力。而一些投资机构,在低利率及负利率的大情况下,受资本利益寻求刺激,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但比特币一个始终的问题是,其本质并无任何内在价值。”
市场自古不乏怀疑及警示者。
美国股票经纪人希夫(Peter Schiff)与经济学家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认为比特币是一种没有内在价值的投机性资产,其市场泡沫可能会在某个时候急剧破裂。Miller Tabak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指出,自2016年以来,比特币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共出现了10次,下跌30%及以上的情况出现了7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为4次,投资者由此不应低估比特币的波动规律。
作者:胡天姣 编辑:李伊琳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