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热闹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大戏,随着中签揭晓,逐渐回归平静。首次尝试的背后,给成都留下了什么?带来怎样的思考?
热纪录
多个纪录凸显活动“广度”,一个现象体现城市“温度”
成都在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中创下多个全国纪录。从发放金额来看,成都发放4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系单次金额最高;从红包数量来看,20万份红包也创造了单次红包数量最多的纪录。
2月28日,成都市公布活动的报名人数,两天内共吸引450万人报名,其中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420万人,远高于其他城市单次报名人数。
同事,这次活动呈现多种创新:发放活动形式创新,不同于深圳、苏州、北京试点发放均为金额200元的红包,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分为178元和238元两档,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为“增添活动乐趣,让用户更有期待感”;另一个创新是增添特色消费场景,“夜游锦江用起来,创业咖啡尝起来,旅游景点秀起来。”上述负责人说。
这场活动体现了市民对于数字人民币的“热度”、公众参与的“广度”以及设计创意上的“新度”,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还体会到城市的“温度”,“温度”主要体现在提升中老年用户数字化体验上。从预约、下载到使用,不少参与机构都针对老年用户推出定制化服务,一些商超的工作人员发现,前来购物的中签用户中,不乏6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他们购置米面粮油,和年轻用户一起体验数字化带来的方便。而业内人士也透露,“养老场景”也是成都数字人民币探索的重要场景。
冷思考
优化方案,学会应对巨大的流量
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给成都带来了极大的“热度”,也留下了“冷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应对巨大的流量。
2月24日早上8时,成都市数字人民红包预约活动正式开启。由于短时间登录的用户太过火爆,天府市民云app宕机了。这或许是这次活动中,各家参与机构面临最大的挑战,一场和“时间”的赛跑拉开帷幕。
银行机构协调用户错峰报名,技术公司紧急处理bug问题……终于及时应对过了这一关。
复盘这次宕机,给所有的参与机构提供了一个启示:要学会和巨大的流量相处。一家负责公共交通场景的企业后来专门组织了学习和交流,该企业市场负部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加强了技术方面测试,准备了多套方案,确保后续活动要万无一失,“要用冷静的思考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对代码进行优化,提升系统运行速度。”链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CEO朱清提出了一套性能优化解决方案;而一位成都金融科技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则从方案优化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都希望下一次能更好。
新实验
借助数字人民币,探索数字经济的可能
一场城市内各方的协同,在确保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顺利进展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大的目标。
这一切要从半年前成都市成为数字人民币首批试点的四个城市之一开始说起。
数字人民币对于不少参与机构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赛场,但他们要在摸索中前进。
前进的“速度”到底如何?一组数据可以表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成都市累计开通数字货币白名单用户55.1万个,设立钱包23.8万个,试点场景2.5万个,在全国首批四个试点区域中,白名单用户数和试点场景数量指标均排名第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正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各项数据均有大幅提升。
除了基础建设,成都市还加快了乡村惠农、智慧民生、文化校园、旅游消费、政务服务、特色园区等6大类场景的应用。“数字人民币红包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工作,后续还会有其他专项活动。”上述负责人说道。
数字人民币会给成都带来些什么?不少市民都提出了疑问,这不就是购物券么。事实上,数字人民币试点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每个时代的发展都有对应的货币形态,农业经济时代的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工业经济时代的纸质信用货币,数字经济时代也需要数字货币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庆看来,新经济的发展,让市场主体之间的支付结算行为更加频繁,而数字人民币降低货币运行成本,对城市数字经济的探索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同时也关注到此次活动中青年创业基地这一特色应用场景,在他看来,这是成都对创业的支持以及对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政策指引。他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的不断试点推广,区块链、5G、8K、人工智能等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