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早间,全球第二大加密数字币以太坊(ETH)价格突破35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数日前,在突破3000美元关口后,以太坊价格屡刷新高。比特币则处于反复震荡中,向来与其“一损俱损”的以太坊的强势表现让人意外。
如今,以太坊的总币值高达4000亿美元,约为比特币的四成左右。而去年此时,二者的差距高达7倍多。
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的持币地址过度集中于大户,隐藏着大量风险。记者发现,以太坊全网持币地址数高达1.5亿个,但31%的以太坊由前50个地址持有。另外,截至5月6日,7日内前10大流动地址中有7个大量抛售以太坊,合计约129万个,或已套现超40亿美元。
最近数日,“大块头”以太坊开启“涨涨涨”行情,多次刷新历史最高价。
加密数字币行情软件非小号App显示,5月6日上午6时许,以太坊的价格突破3500美元,刷新了历史新高。在此之前,自5月3日起冲破3000美元关口后,以太坊价格已持续多日上扬。截至7日上午,以太坊价格为3529美元,总币值超4000亿美元,最近1周涨幅接近29%,最近1年涨幅逾16倍,达1633%。
“区块链网络协议层发行的加密数字币以太坊(ETH)是分布式应用正常运行的基础。”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网络大部分价值都集中在网络协议层(以太坊网络),少部分价值分布在应用层(分布式应用)。以分布式金融为例,90%的DeFi项目都集中在以太坊网络中。DeFi的繁荣直接带动了ETH的市场需求,推动ETH价格的高涨。
BTC跌破58500美元关口 日内跌幅为0.56%: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BTC短线下跌,跌破58500美元关口,现报58497.05美元,日内跌幅达到0.56%,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4/4 19:43:55]
李威廉认为,从消息面来看,加拿大在4月末上线了三支以太坊ETF;欧洲投资银行也传出消息将在以太坊网络上发行数字债券。这些消息都直接利好ETH价格的上涨。
“比特币对以太坊的比率已创下今年新高,意味着加密市场的牛市进入了后半场。”火讯财经创始人龙典对记者分析道,庄家炒作效应和散户心理效应叠加,造成以太坊暴涨。一方面受资金轮动效应影响,早期购入比特币的获利盘和炒作资金开始寻求新的概念和标的,对于刚刚突破新高的以太坊而言,炒作资金进一步推动了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加密市场的牛市吸引越来越多新人进场,大多数新用户对价格高昂的比特币持观望态度,单价看起来更便宜的以太坊成了新入场散户的优先选择。
记者发现,涨势凶猛的以太坊正在快速缩小与比特币的币值差距。
非小号App显示,同一时段来看,当前比特币的价格约为5.7万美元,总币值为1万亿美元,大概是以太坊的2.5倍。而在一年前,去年5月初比特币的总币值达1690亿美元,以太坊则为230亿美元,二者相差7倍有余。再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比特币的币值约占全球加密数字币总价值的47%,以太坊则占18%且呈上升之势。
不过,李威廉分析称,“比特币作为加密数字货币市场‘茅台’的地位很难撼动。目前处于加密数字币牛市阶段,各种山寨币普遍上涨,进而拉低了比特币的市场份额;未来市场进入熊市阶段,比特币的市场份额又会提高。”
记者观察到,在以太坊屡创新高的同时,不少大户借机抛售大量的以太坊。
以太坊的持币相对集中,大量的以太坊集中于少数的大户中。非小号App显示,以太坊持币地址数为1.5亿个,前10大地址持有19%的币,前50大地址持有31%的币。据悉,持币地址是指具有某种代币的地址,类似于支付宝、银行卡中的账户名。
“笼统来看,对某个币种来讲,持币地址越分散,则相对越稳定、越安全。”北京尚光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丁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但只从持币地址分析是不够的,还要看前面的持币地址中是否有交易所、钱包等第三方平台,因为这些平台代持了大量的散户加密资产,会导致持币相对集中的“假象”。
“大概三年前即2018年6月份,排名前10的以太坊地址只持有10%的币。其中除了从创始到现在都没有动过的‘冷钱包’,其他地址在这三年有一个‘吸筹’的过程。这表明以太坊价格被操纵的风险上升。”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执行董事付饶对记者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6日,7日内大户抛售的以太坊高达129万个,或已套现逾40亿美元。非小号App显示,截至5月6日,7日内前10大流动地址中有7个已减持以太坊,减持总量高达129万个,以5月6日开盘价3300美元来计算,7个大户或已获利43亿美元。
付饶认为,7大流动地址大量抛售以太坊,说明以太坊的“庄家”认为现在以太坊的价格被高估。不过,前10大地址经过多年的“吸筹”,手中的筹码充裕,未必是在“逃顶”。
“最近流动地址大量抛售或许并非大户在套现离场,这里面可能有第三方机构的原因,如热点项目推动等。”丁飞鹏提醒道,加密资产是一个新兴的投资品,风险与机遇并存,作为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充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