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 在 2021 年出圈了。
而这一次的出圈的过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是因为比特币,更不是因为 DeFi,而是因为 NFT。这个曾经几乎无人问津的领域在刹那间变得炙手可热,站到了聚光灯下,从加密领域到主流领域,各行各业都在探索着什么是 NFT,我们能用 NFT 做些什么。
而说起 NFT,很多人会认为这个「赛道」在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着大爆发。其实 NFT 并不应该被统称为一个赛道,NFT 是一个很广阔的领域,里面包含着艺术、潮玩、游戏、金融等等不尽相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都有着不一样的玩法与行情。只不过在今年之前,NFT 实在是过于小众,才会让人们把这些类别统称为「NFT 赛道」。
「2021 年的夏天是属于 NFT 的。」NFT 社群热闹极了。
有人为 Bored Ape 即将登陆佳士得欣喜若狂,有人惊叹着自己的企鹅头像价格在一天翻了十倍,有人感叹着自己赚钱的速度赶不上 CryptoPunks 涨价的速度,有人炫耀着这些 NFT 头像让自己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长。
而加密艺术家们打开自己的主页,作品依旧无人问津,自己的邮箱依旧十分冷清。
「最近参了不少展,销量反而没有之前好了,可能是因为藏家都在玩头像,也可能是进场的艺术家更多了吧。」Larry 是一位加密艺术家,拿到了大厂 offer 后便选择了休学,投身于 NFT 领域,他创作的 Mega ETH 系列艺术作品在 Foundation、TopBidder 等加密艺术平台备受好评,不过最近的生意似乎冷清了很多。
这并非是一个个例。
目前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 的月度交易额屡创新高,截至发稿时,OpenSea 8 月交易额突破 20 亿美元,约为 7 月整月交易额的 7 倍,8 月 24 日单日交易额更是高达 2.09 亿美元。
而反观加密艺术领域,在 NFT 整体行情持续走高、交易额屡屡打破历史纪录时,加密艺术却陷入了困境,月度交易额断崖式下跌之后持续走低,虽然在 8 月有回暖的趋势,但相比于 NFT 整体行情轰轰烈烈地飞涨,显得微不足道。
与艺术家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制作了大量头像 NFT 的团队,为了大批量的生产与生成,他们放弃了对艺术性的考究,通常的做法是画出一个基础的模版,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元素,通过程序将元素随机搭配到模版上,以极低的成本迅速生成成千上万个「头像」,即使一级市场发售定价极低也可以大赚一笔,更何况二级市场的炒作也会让他们以版税的形式赚到更多钱。
律动曾撰文《那些发售 NFT 头像的团队,都赚了多少钱?》盘点了几个较为热门的 NFT 头像项目通过发售 NFT 头像赚到了多少钱。其中,Bored Ape、Cool Cats 等制作团队均收入了数百万美元,而更有甚者发售了一套又一套 NFT 收藏品。
Fame Lady Squad 的创始团队便是一个「NFT 批发商」。在推出 Fame Lady Squad 系列之前,这个团队便以匿名的方式先后发售了 Neural Pepe、Crypto Unicorn、NFT Idols、NFT Hustlers 等 NFT 收藏品,在被曝光之前,该团队还计划发售 M-Planet、Unicorn GG Club 等项目。NFT 收藏品项目与 DeFi 项目不同的地方在于,发售之后团队并不是必须做长期运营,这也就给了这类「批发商」团队提供了赚快钱的机会。极低创作成本、极高的收益,让他们变成了百万富翁。
虽然后续这个团队的真实身份被扒出来,制作的 NFT 项目价格也一路暴跌至几近归零,但是受害者永远都只有用户而非项目方。
「现在头像是新的泡沫,有点像年初的币圈动物园。」Larry 说道。
不可否认的是,CryptoPunks、Bored Ape 等 NFT 头像形成了社群共识,通过负责任的制作团队的运营以及各路名人的加入,从一张普普通通的 jpg 图片变成了社交资本,但是绝大多数 NFT 只是披着「可能也会变成社交资本」外套的空壳。
有人会说「再小的共识也是共识。」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小共识」只是买家的自我安慰并给自己一个「终究会解套」的幻想。
也许正因如此才让很多人认识到「jpg+NFT」有时候不等于「加密艺术」,这些头像 NFT 只是一件「收藏品」。
「海外常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收藏展,比如瓶盖、包装等。这种收藏欲望,其实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吧。这些 NFT 头像不管有没有艺术价值,我觉得他们其实都可以被称为收藏品。」Niq 是一位年轻的加密艺术家,现在就读于国内某 985 高校的设计专业,前不久因为在计划书里写到了 NFT 而保研失败。
Niq 也在正在创作自己的收藏品系列「招财锚 LuckyCot」,并且每卖出一件 NFT,他都会向慈善组织捐款用来救助流浪动物。虽然他也像 Larry 那样认为目前的 NFT 市场无异于当时的「币圈动物园」,他也一度想要推迟「招财锚」系列 NFT 的发布,但是由于其高质量以及社区的支持还是发布了出来,虽然伴随着不少恶语相向,但还是收获了更多的赞许、关注与尊重。
不过 Niq 也发推直言,他觉得他目前所做的这些更像是「工艺品」,而他与其被称为「艺术家」倒不如被称为是「设计师」。
同样的,Larry 也正在筹备着 CyberGen 系列收藏品,入驻顶级加密艺术平台的体素艺术家 bkvoxel 也在创作着「原子星球」系列作品,不过他们虽然都在创作着同样成系列的收藏品,但与市面上普遍的 NFT 系列不同,他们仍旧秉持着艺术家的精神,希望以质量和内容吸引藏家,而不是炒作。
有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创作收藏品系列,有的艺术家还在坚持着更具艺术性的创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 NFT 环境看似火热,但却并未给艺术家们带来更大的影响,头部艺术家们的作品依旧十分抢手,但 99% 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却依旧处于滞销的状态。
有趣的是,在加密艺术家们陷入困境时,在加密艺术再一次变得萧条时,众多加密艺术平台诞生了,尤其是在国内,加密艺术平台的井喷似乎显示出了人们对加密艺术市场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
的确,目前加密艺术家人数远大于藏家人数,整个加密艺术市场处于买家市场,平台的诞生理论上说既能为艺术家提供更多曝光机会,同时更多的平台也许会为加密市场带来更多的藏家。
话虽如此,但现实却残酷得多。
「我们从 3 月开始筹备,那时是加密艺术最热的时候,没想到等我们平台筹备好正式上线之后,加密艺术市场就冷却下来了。」国内一家加密艺术平台的负责人告诉律动,加密艺术市场降温之迅速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其实从数据上就能看得出来,正如上文所说,其实自 3 月以来加密艺术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赶在最热的三月入场的平台方信心满满地筹备着,等到上线之后发现曾经的「金矿」变得一片狼藉,更重要的事情是,前来挖掘宝藏的掘金者多得数不过来。
「到年底中国可能会有 1000 家加密艺术平台。」某加密艺术平台的负责人在一场圆桌会议中对中国加密艺术市场这一年的发展做出了预测。未来的中国加密艺术市场的竞争势必会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与所有平台面临的问题一样,加密艺术平台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便是究竟会不会被艺术家们选择。
「对于平台选择肯定是选作品质量好以及流动性高的平台,我是还会继续申请 SuperRare 的。」Larry 的想法和绝大多数加密艺术家一样,SuperRare 在他们眼中是金字塔的顶尖,是最想去申请的,也是目前看来最遥不可及的。
因为 SuperRare 审核严格所以平台中的作品质量有所保证,因为平台中的作品质量有所保证所以大藏家更愿意在 SuperRare 挑选作品,因为大藏家更愿意在 SuperRare 挑选作品所以 SuperRare 上作品流动性更好,因为 SuperRare 上作品流动性更好所以加密艺术家们更愿意申请这个平台。
简而言之,艺术家水平、平台藏家数量、流动性是相辅相成的,再加上类似 SuperRare 这样的平台已经站稳脚跟,新平台的立足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加密艺术家的「头部效应」也开始显现在加密艺术平台身上,众多新推出的加密艺术平台可能只能成为金字塔的腰部、底部,甚至都无法成为金字塔的一部分。加密艺术消除了国别的界线,「中国没有」已经不再意味着一片蓝海,中国的新平台自出生以来就必须要直面来自世界的竞争,小鱼很难从鲨鱼的口中全身而退。
「相比国外,中国晚了整整三年。我们当时想填补这个空白,但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都在做加密艺术平台。」CryptoC 创始人唐晗告诉律动,CryptoC 社区在一开始致力于 NFT 与加密艺术科普与推广,到了三月份决定做一个加密艺术平台,随后,风潮加密艺术画廊诞生了。
传统行业的内卷让很多人选择探索这片充满未知的领域。近期新诞生的加密艺术平台很多是由传统行业从业者推出的,比如互联网企业、传统艺术画廊等,也许是由于传统行业的举步维艰才让他们选择来到加密领域尝试能否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大赚一笔,但没想到这个市场依旧让他们举步维艰。
风潮对于这个情景早有预判,唐晗告诉律动,她更希望风潮能够成为一家小而精的「中医铺子」,又一批用户能够拿到「管用的药方」就足够了,而不想做一个「三甲医院」服务于所有人。
除此之外,很难说每一家平台方都是处于希望推动行业发展的愿景而选择做一家加密艺术平台。FOMO 情绪在每个领域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 FOMO 之前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必要 DYOR,做好研究才能回归到理智的情绪中。可能有的平台方看到了 OpenSea 单日上亿美元的交易额,但没看到 OpenSea 在诞生之初一整月的交易额不过数百美元;有的平台方看到最近火热的 NFT 头像,于是自己做了一个系列并要和 OG 项目正面碰撞,但却不知道 99% 的头像项目早已无人问津。
FOMO 入场做平台的众多项目方除了自身投入可能会打水漂之外,还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阻碍。加密艺术的买盘本来就很小,现在又面临着狼多肉少的局面,一些早早上线、稳步发展的平台反而会因此变得没有收入、没有关注,本就在筚路蓝缕的他们更加举步维艰,认真做事的他们反而在 FOMO 情绪推动的热潮中变成了受害者。
那难道说现在做加密艺术平台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现阶段平台红利已经比较少了,大部分平台都已经走过了会跟艺术家深度绑定的阶段,现在平台都趋向于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艺术家。没有了平台红利,艺术家就会更看重整个平台、社区的调性,会看平台的艺术家、收藏家在做什么样的作品、在聊什么样的东西,我就会去选择和我调性比较相似同时我也比较认可的平台。」
在 Niq 看来,平特的调性与差异化将成为破局之利刃。就像 Async Art 那样,虽然诞生的时间比 SuperRare 等平台晚,但它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可编程艺术」站稳了脚跟,吸纳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稳步发展,逐渐走向世界。
「最近密集诞生的加密艺术平台未来会分化成 NFT 行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每家都会找到它们自己的位置,并促进行业生态的繁荣。」唐晗对未来发展保持着乐观,作为从业者,她希望中国在 NFT 领域能够跑出一些领先于世界的项目,与公链、DeFi 不同,NFT 更像是文化与文明的战争,这一战中国不应该处于下风。
诚然,如今的市场中存在着大量只想「赚快钱」,没有想着如何推动行业发展的项目,但是唐晗认为认为时间会给出答案,从长期来看,不认真做事的项目终究会被淘汰。
除此之外,唐晗也对目前中国 NFT 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一些担忧。
「中国 NFT 创业者一直在抄袭,始终没有领先过。」最近很多人向 CryptoC 咨询发售「1 万个头像 NFT」的事情,一些中国的创业者们在看到「头像 NFT」爆火后也想尝试这个方向,其中不乏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的加密艺术平台,但是在 CryptoC 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中国的创业者不应该只重复着其他人走过的道路,更应该去创新,推动 NFT 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因为正如上文所说,NFT 是文化与文明的战争。
如今 NFT 在中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更多的关注往往也会伴随着更多的误解,作为从业者,我们需要做好研究,对如今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事件作出引导,让更多人可以正确地认识到 NFT、加密艺术,从而选择最正确的道路、最合适的方式,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